常牧镇:理论宣讲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记者/俄日措通讯员/贵组宣
这几日,贵德县常牧镇聚焦“怎么讲、谁来讲、讲什么、在哪讲”等问题,采取特色宣讲全覆盖工作法,将宣讲内容与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一学三促”活动向村社延伸、向实处发力。
“草原宣讲”连民心党的旗帜“树”起来
三月的上岗查草原春寒料峭,围坐在草地上的牧民群众正热火朝天地聊着去年家庭牧场的收益情况。大家相互比划着自家牛羊的“腰围”,眼里尽是喜悦。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看着几个熟悉的身影进入视线,大家赶忙起身和宣讲队员们打起了招呼。
“叔叔,最近身体好着撒,高原天气多变可得穿厚些,今年咱们的牲畜咋样了?”一下车,镇党委组织委员史颖群亲切地和岗查贡麻村的村民拉起了家常。
这几天“一号文件”宣讲进入尾声,史颖群和帐篷课堂宣讲组成员走村入户,将一项项“热气腾腾”的政策,带到草原深处……“乡亲们,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专门讲‘三农’问题,都是与大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年的一号文件共有七个部分、31条,并首次提出实施‘五千工程’,一号文件里你们关心的问题基本都有,听我给你们慢慢讲……”面对大家的疑问,史颖群耐心解读,宣讲现场气氛轻松愉悦。“有没有种植结构调整的好政策啊?”“我也想发展家庭牧场,今年打算跟着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一起干,能不能给我讲讲发展思路和前景?”“我去年学习了农机驾驶技术,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参与村里的农机服务队,我也想让收入再翻一番。”
……
宣讲现场,村民们围坐在宣讲团成员身边,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他们关切的问题。“宣讲很接地气!这几年亲眼见证着村里的发展变化,真是一年一个样!听完宣讲我也干劲儿十足了!”村民尖参多杰说。“庭院宣讲”聚人气党的政策“学”起来
小板凳,家常话,大家围成圈圈坐。在豆后漏、上兰角、斜马浪等村,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庭院课堂”“板凳课堂”正在进行着。
“今年的‘一号文件’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倡导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我把与咱们农牧区息息相关的给大家再细说一下,大家要增强信心,勤劳致富,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宣讲团成员代黎明说道。
“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支持我们开办家庭牧场、种植养殖合作社……如今我们种田的、放牧的更有信心,更有奔头了,还是要紧跟党走啊!”斜马浪村村民铁发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是代黎明宣讲一号文件的第6个年头,他深知牧民群众对一号文件的“喜”与“盼”。“现在,正值春耕备播的关键节点,目前,全镇小麦种植面积超过2.2万亩,青稞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咱们自己的红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完成耕地、旋耕、播种作业面积超过3万亩……这些工作还要紧跟镇党委、政府的步伐,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咱们一个都不能落下。”接过话的代黎明说道。
“一号文件为我们老百姓解决的都是民生实际问题。近些年,惠民项目落实的力度大,不光孙子享受免费上学,我儿子也被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我们十分感激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也为国家的强盛而感到自豪。”上兰角村73岁高龄的老党员万玛项杰激动地说。
“车轮宣讲”汇民意党的精神“活”起来
蓝天白云下,洁白的帐篷里农牧民群众围坐在一起,宣讲团成员冯廷加围绕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为切入点,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怎样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怎样更好谋划产业布局为党员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户外课。“去年,咱们积极参加了镇党委、政府组织成立的红兴农机服务队专业合作社,农忙期间,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排班制跟班作业,针对本村农户翻耕、收割只收取耕作机耗油费用,实现村集体经济最大程度受益。目前,咱们村综合利润在18万元左右。”冯廷加耐心地解说,“学习‘千万工程’,要因地制宜,捋清镇村社的‘文脉’,在管理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做文章,把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
党员们结合所思、所感、悟畅谈分享,现场气氛热烈。“听了今天的宣讲,我感觉心里亮堂多了,不但掌握了许多知识还明白了很多道理。”曲玛塘村党员拉玛拉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